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专稿:2008,三大思潮变革中国IT

  2008年,中国IT产业和整个中国一道,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悲壮喜悦辉煌中,整个IT产业更加成熟、自信和坚强。国家的意志、资本的力量、用户的声音、技术的进步,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中国IT产业,正构筑成一个日益透明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思绪的梳理、观念的碰撞、行动的迅捷,让所有的企业,都迎来了巨大的思潮变革年。

  在这一年,汶川地震、奥运梦圆、神七升空……每一次大事件背后,都活跃着中国IT的影子,IT产业也由此被赋予了更多定义:企业公民、社会大融 合,乃至褒贬不一山寨狂欢带来的变革大潮,让所有企业重新思考并定位其核心价值观,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国IT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大变革思潮,这是2008年中国IT产业献给我们最丰富的礼物,一切回顾、感动、反思和守望都将从三大思潮变革开始。

  变革思潮之一:

  众志成城共抗灾

  中国IT“企业公民”意识觉醒

  2008年,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正让位给“企业公民”。

  IT企业齐抗灾

  “我们追加1000万,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2008年5月18日晚,2008大型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爱的奉献》上,盛大、 腾讯当场追加1000万,与此同时,史玉柱个人捐款1000万。这些引起无数争议和另类眼光审视的网游公司,从来没有被赋予过如此沉重而又如此真实的企业 公民色彩。

  一天后的5.19日,中国所有网站首页,全都变成了黑白之色;所有网游公司也宣布,停运旗下网游3天。截至当日15时,中国IT业的捐款数字是10.6896亿元,为统计时各行业捐款“首善”。

  这是一次沉重的觉醒,这是中国IT产业第一次企业公民大行动。5.12汶川大地震后,联想第一时间就捐款了1000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 鹏还带领600名员工第一时间献了血。第一时间,成为中国IT产业共同的选择,他们大笔捐款,亲赴救灾前线,当然还包括各种形式的救助行动——当面对那场 突如其来的灾难,尽管方式不尽相同,但所有人的希望和祈福却又不约而同。

  这一年,中国IT产业认识到,企业公民,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就因为这一点,IT企业公民意识大觉醒就应该被载入IT史册。

  这一年,中国IT企业频频出现这样的承诺,我们要做优秀的企业公民。英特尔、惠普、Sun、东芝、联想、方正等大大小小国内外IT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年度企业公民或社会责任报告,汇报它们在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同时,如何回报员工、客户、社区和自然环境。

  “企业公民”本是欧美舶来品,在中国最早开始于2003年。当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注册成立。但对于中国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也不完全是一件舶来品,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展开了“义利之辨”。

  对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而言,2008同样是考验他们是否具有企业公民素质的最好时期。几乎没有跨国IT企业不捐款捐物,不少跨国公司说,他们只 需要简单的请示下总部。英特尔、微软这样的公司本身已经建立慈善和公益事业制度,其中国总部为了中国而超越制度约束,甚至先斩后奏。

  5年前,马云还在一次论坛上坦言:自己不明白企业公民是什么意思。2008年,马云再次谈到企业公民时说,他已将企业公民纳入了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对这些IT企业而言,将企业公民纳入企业战略和价值体系,意味着重新设定股东、员工、用户、环境、社会各方利益,这样的行为并非微软、联想、海尔等巨头们的专利,更是整个中国IT产业未来发展必走之路。

  比商业更重要的责任

  但企业公民到底应该怎样更好去做,企业公民身份的标准、范围和边界是什么,中国IT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仍在探索。

  11月24日,一篇名为《2008年是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崩溃的一年》的帖子在天涯论坛被顶上首页。发贴在文中呼吁中国企业加强企业公民意识,由此引发“企业公民”热议。

  地震后,百度捐款500万元。同时,百度表示“维护了一个最好的信息平台,让需要信息的人能搜索到最好最新鲜的信息”。但到了2008年下半 年,从三鹿奶粉事件开始,到竞价排名敛财危机,百度陷入了千夫所指“作恶”声讨中。百度的确尽到了一些企业公民的责任,但同时,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却 让百度形象一夜之间崩溃。

  这是百度的困惑,也肯定是未来更多中国IT企业的困惑:我们都捐款了,难道我们还要背上“作恶”的骂名?这是对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苍白开脱,更是对企业公民真正意义上的亵渎。在某些企业心中,企业公民几乎是“掏钱”、“赞助”的同义词。

  但事实上,企业公民的变革思潮,已不仅仅是局限于捐款和赞助,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标准体系。英特尔在中国连续数年获得了最佳企业公民称号,凭借的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的投资,而是在教育、环保方面的投资和赞助。

  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并不等于增加成本支出,而是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表现的一种途径,成为企业品牌核心的承载者。“道琼斯观察”和“全球语言 监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联想、海尔等奥运会中的表现让中国IT产业在奥运中居于领先地位。“世界看到了联想为成为企业公民付出的努力,这 为中国奥运赢得了一枚含金量颇高的‘金牌’。”在联想集团副总裁李岚的阐述中,企业公民等同于一枚奥运“金牌”。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IT企业将会被问及:我们的产品有多环保?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30年,IT产业将技术进步作为发展标尺的话,那么从 2008年开始,是否环保将成为中国IT产业发展和形象的重要标尺。无论我们将其称为绿色IT还是企业公民,有一点非常清楚:这不仅将成为厂商尽到企业公 民责任的卖点,也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选购决定。
变革思潮之二:

  成就奥运神七辉煌

  IT社会大融合行动

  2008年,IT产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

  网络民意元年

  在2008年,网络技术和和尚庙扯到了一起。

  有着“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玩起了“网上飘”,不但开起了网店,还正式进军网游。许多网友觉得,连少林寺也“挨踢”(IT)了,可见IT大众化的变革有多么强大。

  这样的变革尽管“时尚”,但显然不能和来自官方的变革潮流相提并论。

  一种思潮的变革与涌动,最好推手莫过于官方。2008年,这是中国官方让网络民意走出庙堂登上大堂的一年。在年初的春节雪灾期间,广东省委书记 汪洋,通过网站发布《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邀网民“灌水”“拍砖”;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840多万网民在线参加……

  人大期间,温家宝总理也表示网民为“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两会手机报上“我给总理留言”达五十余万条,网民作为第N个人 大代表的概念名副其实。9月20日,胡锦涛与网民进行了20分钟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网络上与民众直接沟通。

  这一年,中国网民的数量超过了2.5亿。2.5亿网民能带来什么?会改变什么?从官方到民间都给了我们答案。政府官员们通过网络了解民情,网友们也正通过网络力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当然,2.5亿网民中更多是白领、平民、大学生这样的普通网民,他们表达IT与社会大融合的方式在别处。

  比如“周正龙假虎事件”,首次大规模地培训和锻炼了网络打假队伍,使社会生活中的谎言大白天下。与“正龙拍虎”一起诞生的, 还有“俯卧撑”、“打酱油”、“囧”、“雷”、“叉腰肌”、“范跑跑”、“很黄很暴力”等网络流行词,一起构成中国式网络表达的新潮。流行词年年有,今年 特别多,而这些网络流行词背后,无一不是当时人们关注社会热点。

  网络和社会民生的大融合某些时候变成了双刃剑,比如2008年流行起来“人肉搜索”。既可以在汶川大地震后发挥巨大的寻亲互助作用,也可以让一 个女孩现实中的生活被“追杀”至崩溃。这种“不求最好、只求最肉”的“一人提问、万人响应”式人肉搜索,再一次验证了“团结就是力量”,也把虚拟莫测的互 联网,更进一步地拉近到你我他的现实生活当中。

  对于“人肉搜索”最大的担心,莫过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可逃遁的诘问。也许,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沌不清的时代正在重新来临,互联网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IT技术社会成人礼

  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

  如果说从民间到官方、从草根到精英贯穿了整个2008网络与社会的融合,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变革潮流。那么奥运与神七的辉煌,则让更多的中国人长出了一口气——事实证明,我们的IT技术完全能够胜任全世界关注焦点大事的考验。

  盛夏中点燃,初秋时落幕的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及多国媒体盛赞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最成功的奥运会,除了奥运会组 织者辛勤付出和运动员们一次次突破人类极限,还源自第一次在奥运上提出的理念:“科技奥运”。 从惊艳全球的开幕式,到监控整个北京奥运建设的小卫星;从防范恐怖分子的人脸识别系统,到筑起鸟巢、水立方的现代奇观,一大批先进技术应用于北京奥运建设 中,成为一笔丰富的奥运遗产。

  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如果说北京 奥运是中国IT业的“成人礼”,经过洗礼的企业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壮;那么神舟七号则是三十年改革中国IT艰难历程的见证,更是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IT显著 成就的缩影。

  40年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之后曾说过一句隽永深长的话:“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当2008年9月27日 16点41分,承载了13亿中国人飞天梦的神舟七号在升入太空43个多小时后,翟志刚打开舱门印上中国红时,不仅昭示中国有能力掌握世界一流的高尖端科 技,也意味着中国IT产业的厚积薄发。数据显示,中国载人工程第一步任务的完成就投入了200亿元资金。

  这一年,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成功运转,背后靠的是八大网络支撑;雪灾中和地震后,监测、应急、救援,IT技术融入了防震减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处不彰显IT的社会大融合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奥运IT数字

  300亿元人民币:奥运信息化建设费用。

  1.3万:采用的IT设备,包括1万台电脑

  8800人:IT工作人员
变革思潮之三:

  今天你山寨了吗?

  百花齐放的山寨元年

  2008年,山寨文化不但如星星之火燎原IT业,更在社会各种主流与非主流群体中寻求狂欢。

  山寨狂欢元年

  坊间戏称08年为“山寨元年”,不无道理。

  持续升温的山寨手机市场、初具规模的山寨相机产业链、坚持联盟路线的山寨笔记本……山寨如星星之火燎原IT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山寨文化早已在社会各种主流与非主流群体中寻求狂欢。

  “山寨”一词据说起源于中国香港。早期的山寨厂,奉行的是模仿与成本控制原则,用山寨从业人员的话说,就是“综合实力差,除了价格一无是处”。 而今天,激烈的竞争让“寨主”们尝试着创新。虽然有些产品夸张甚至怪诞。但换个角度思考,创新本身就是对主流文化的解构,不着边际的创新总要强于墨守成规 的坚持,这正是山寨文化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山寨文化在中国IT业的崛起,如同中国传统武侠小说所演绎的故事那样:先是以非常规手法游走于主流圈子的边缘,然后逐渐坐大,最终向正统势力发起挑战甚至取而代之,以草根对抗权威,以大众对抗精英,是山寨闪光点所在。

  虽然与山寨手机相比,山寨相机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远远不足以称道。但比起手机简单的拼接流程,相机的山寨化更具有技术说服力——日益强大的山 寨已经迈过了技术门槛,向IT核心领域进军。山寨相机在渠道上的选择也非常讲究:以网络作为唯一渠道。这便有了一些投机的嫌疑: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规避了监 管,隐患无穷。

  山寨笔记本是2008年诞生的新势力,作为山寨家族的新成员,备受关注。与手机、相机的“单打独斗”不同,山寨笔记本依托联盟化的优势,“抱团 ”发展,威盛主导的超移动便携联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山寨笔记本的庇护所。山寨文化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合理运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包括威盛、 微软、sandisk等联盟成员正是看中了山寨市场的无限潜力,才放下身段,力挺山寨,这无疑是IT企业对山寨概念思维变革的有力证据。“山寨之父”联发 科甚至已进军数码相机CMMB这样的精密产品,将山寨进行到底。

  “山寨”文化的旗手阿甘曾说:“山寨无罪,恶搞有理”。2008年对于山寨文化的特殊意义还在于,从IT行业进入大众文化体系:无论是山寨明 星、山寨春晚,还是山寨政府网站、山寨搜索引擎,网络生活遍布山寨足迹。其发展壮大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以恶搞为宗旨的广义山寨定义符合网络休闲消遣的宗 旨;山寨产品的多线发展,为作为上层建筑的山寨文化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山寨式的文化反思

  山寨模式成就了联发科和天语,也缔造了手机行业的销售神话。不入流的山寨货将不可一世的国际品牌手机拉下价格神坛,促进国产手机积极求变,加快 了IT产品的普及步伐。但同时,山寨行业缺乏规范,由于竞争无序、暗箱操作,给正规厂商的压力往往难以想象:速度、创新不可同日而语,价格往往成为左右消 费者选择的最后砝码。山寨化引发的行业恶性竞争很有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这是大家所不愿见到的。

  畅销全球的山寨国货,也曾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外一批山寨机通用同一IMEI,导致多部手机同时被锁定,造成大规模混乱,成为巴基斯坦反恐任务隐患。风头正盛的山寨机也有了一些国际“声誉”。这与山寨文化的投机取巧和成本至上的原则不无关联。

  每一种文化都有必然的归属,我们也不妨猜测一下山寨文化的未来走势。从目前的种种征兆来看,无外乎两种趋势:消解与重塑。

  天语作为山寨厂“转正”的典型案例,其发展轨迹便是山寨文化的逐步消解过程。在身份洗白的同时,也已经放弃了对山寨文化核心的坚持,投入主流精 英文化的怀抱。剩下的山寨厂虽然在野,但一切都瞄着庙堂,江湖虽远,心系庙堂:江湖虽僻,但与衙门比规矩一样不少,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近日,网上惊现号召成立山寨协会的“英雄帖”,发起者为一家东北医药企业,网友戏称“山寨总舵主”指日可待。山寨文化的制度化与标准化是否可行尚待实践检验,但此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当一种文化发展到近乎泛滥的时候,对文化内核适当重塑是十分必要的。

  回首2008,山寨文化早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一次大饕餮,但由于“山寨”先天匪性和贼性难改,命运注定注它不可能一统江山。现在,饕餮已经进 入了尾声,超低价形式已经逐渐失效,随着2008年成为历史,山寨文化在2009带来怎样的形态与颠覆,我们不妨淡定,更加淡定一些。

  记者观察:

  思潮变革决定IT产业未来

  如果1984年被称为中国IT产业创业元年,那么站在改革开放下一个30年的门口,2008年将注定属于中国IT思潮变革元年。

  在2008年以前,尽管IT技术给中国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多时候那是冷冰冰的、技术上的,让IT技术在各领域与大众化成功融 合,并影响官方意志和决定的,是2008年才开始大规模出现的事。而企业公民意识,则同样是在2008年第一次被中国IT企业提升到了战略和价值体系的高 度。

  可以肯定,2008年的思潮变革必然推动中国IT产业在2009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对用户,二是对企业本身,三是对社会,四是对官方意 志。对用户,IT技术将更一步融入生活,成为人们谋得更多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力量;对企业本身,企业公民的意识将会成为更多IT企业必不可少的战略 价值体系,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生存命运;对社会,IT产业将会和其他领域加速融合,改变社会更多领域的发展模式;对官方意志,可以预见在2009年会有更多 网民的声音得到重视,甚至决定官方选择意志。

  这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IT变革思潮,将让中国IT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IT产业承前启后的伟大转折。
我的奋斗目标:注册帐号->看文章->看人家灌水->参与灌水->被封全站  ->接着灌水->没事->和版主搞好关系->当个版主->轻闲->当个大版版主->吊起来->被投诉->装孙子->被站务赏识->和站务套磁->请站务吃饭->申请实习站务->批准->开始实习->狂封人装大孙子->转正->名正言顺的灌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