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制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原来都是一块疯狂的石头

西游记:朋克青年孙悟空就是从一块石头里诞生地,在前几回中,天庭中人将它称呼为石猴。对于事实上,在整个西游记依托中国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建立的神话体系中,唐僧/金蝉子,沙僧/卷帘大将,白龙马/龙王三太子,猪八戒/天蓬元帅,乃至金角银角大王/太上老君之童子,耗子精/托塔天王干闺女来说,石猴完全是一个侵入传统,没有任何根基的外来异质物,也就是后现代文化批评体系中的他者,即与男性传统价值观相对立的意识形态,系统平衡被打扰——升级或重构,毁灭,是一切叙事的基本结构。所以孙悟空就是打破这个系统恒定的“疯狂石头”。

————————————

      红楼梦:更不用提了,女娲娘娘留下的补天之石/通灵宝玉/贾宝玉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的人/浪荡子形象,他的癫狂在初见林黛玉/绛珠仙子之时摔玉的行为艺术中就得到了完美体现,他的性欲完全是一种“第三类接触方式”,以一种超脱的物化形式体现,以此证明他/石头对于建构在人类身体形象上的占有完全不感兴趣,也不能理解,比如吃胭脂,收藏荷包香囊,乃至晴雯的旧棉袄与指甲。相对于孙悟空最终的归顺与去魅,贾宝玉这块疯狂的石头最终选择了截然相反的虚无化生存方式。

————————————

      水浒传:这块石头最疯狂,洪太尉一揭开石碑,喀嚓一声响亮,放出了108个魔君,石头上“遇洪即开”,也许是一个类似“麦克白”中女巫预言,或者“黑客帝国”中先知花瓶的恶毒玩笑,即我们以为自由意志做起的作用不过是一种manifest destiny。

————————————

      三国演义:咦,有些读者跳出来,说,终于跟石头没关系了吧,但是,请大家仔细观看这一段,来自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玄德更衣出殿前,见庭下有一石块。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仰天祝曰:“若刘备能勾回荆州,成王霸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石不开。”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在后面看见,问曰:“玄德公如何恨此石?”玄德曰:“备年近五旬,不能为国家剿除贼党,心常自恨。今蒙国太招为女婿,此平生之际遇也。恰才问天买卦,如破曹兴汉,砍断此石。今果然如此。”权暗思:“刘备莫非用此言瞒我?”亦掣剑谓玄德曰:“吾亦问天买卦。若破得曹贼,亦断此石。”却暗暗祝告曰:“若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砍石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至今有十字纹“恨石”尚存。后人观此胜迹,作诗赞曰:“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从这一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字数不多,然而它却在整体叙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它正式抛弃了汉代延续的正当性,宣告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到来。历史当事人物有种种机变,权谋,民间叙事小传统仍然认为需要加进天命,祥瑞等超验主义因素,以为历史大趋势涂脂抹粉。所以这块石头不仅疯狂,而且意义沉重,比诸葛亮的锦囊,关羽的赤兔马和刀,甚至玉玺,更适合充当整本书中最有意义的道具。
原图片地址失效!
牛人!............
简单就好!

怎么都和石头联系的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