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IBM的新商业世界观

IBM希望自己更有智慧,当然在自己智慧的同时,他们更希望全球公司内主管技术的首席技术官、有志于让城市变得更有智慧的市长、对能源、医疗、食品甚至宽带网络都充满期待的各国领导人能一起都“智慧”起来,成为其最新理念“智慧的地球”的一分子,说其是理念似乎都显得不是特别确切,这更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想,若实现,上至各国拯救颓势刺激经济的资金,下至街道社区默默无名的小医院,IBM的新商业世界由此理念延伸的无限广大。

  这一理念最积极的推销员是IBM董事长彭明盛,这个基本不见媒体,不事张扬却相当“智慧”的老板,在其最近一次出现在中国上海的全球CIO论坛上,大声苛问来自各国的400名首席技术官,“作为CIO,你们的身份定位是否迷失?当CEO提出要不断增长的需求时,你怎么才能提供可以支撑其发展的技术平台?”,这位充满激情的总裁,不断暗示台下嘉宾,这个世界越来越小,地球越来越扁平,每一个能主宰未来的人都应该有洞察新商业机会的能力。

  作为首度参会媒体代表的1/6,我有幸听到(不设媒体问答环节),对于靠私募基金生活的美国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与伦敦奥组委技术部的主管的困惑与疑问,大意是“如何既能减少IT的投入,又可有不错的业绩?” 彭明盛给出的答案是,“CEO往往都是不切实际,不讲道理的家伙,他们就要增长数字,对你们来说,懂不懂云计算、虚拟化并不重要,如何将技术术语与价值连接起来才是必须。”

  “这种情况听上去可能使人畏惧,但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希望。过去,我们可以预见这种理解世界运行机制是可能的,但实际上无法实现它。因为世界运行的所有系统都是模拟式的。我们为此尽了最大努力,做了大量猜测,同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能源。”

  “如今,新的技术现实使巨大的进步成为可能。新出现的计算模型远比先前的模型具有‘智慧’:互联网、基于开放标准和数量庞大的客户端设备等异构系统和应用不再是一个阻碍;强大的后台系统——不仅具有史无前例的计算速度,更有高级分析、建模和虚拟化功能。”

  彭的描述对多数不懂技术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其大意就是过去10多年来,互联网、宽带使得这个世界紧密相连,模拟技术像数字技术的转型业已完成,物理的基础建设和IT设备将来越来越不可分,“迄今为止,我们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发电厂、油井;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移动电话、路由器、宽带等。前者的特点是钢筋混凝土和电缆,后者是比特、芯片和带宽。现在,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合为统一的智慧全球基础设施。”而IBM眼中的智慧地球就是未来地球上一个日益整合的、由无数系统构成的全球性系统——包含60亿人、成千上万个应用、1万亿个设备及其之间每天的100万亿次交互。

  IBM为庞大的理想和生意显得特别自信,自信的理由是在全球经济疲软日子弥坚的第四季度,其依然获得44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与其从2001年就开始酝酿的战略转型有关,比如向行业中利润更加丰厚的领域转移、向新兴市场投资以及通过全球整合提升生产力。

  在某些圈内人的眼中,IBM如今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不无提前规避风险的考虑,毕竟其多年以来最大的客户是金融和大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重创之后,其新商业理念必须更加“国计民生”,而政府更是其未来最重要的买单者,凭借其咨询和解决方案能力和后台软件与设备整合出来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才是“智慧的地球”理念的精髓,这也是近百年的大企业IBM未来发展的基石,只是这生意同样充满危机与风险,毕竟这要求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也同样有“一同智慧”的渴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