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如何保持好的心态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本身是客观世界的产物。但人的意识、愿望并不是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的。大千世界,时时刻刻在变化着、发展着。而人、尤其是个人,感知、认识、愿望都是主观的,往往大多跟不上这个变化。只有这样认识,才能理解为什么天才也会犯错误,为什么好人和坏人也会互相转化,为什么往往自己再努力也达不到自己原定的目标。
对客观世界,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敬畏、谦恭、学习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一个人不能没有主见,没有主见就是没有思想。但任何主见都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任何主见都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被客观世界所报复。
许多人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喜欢怨天尤人,埋怨他人、埋怨环境,进而埋怨人生、社会,甚至归结于自己的“命”。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环境条件,一个是主观努力。不能设想,一个树种可以在南极大陆成长,企鹅可以在热带丛林生活。生物的进化为每个生物制定了自己特定的条件。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这个人和那个人的人生环境不同,决定了各人自己特定的条件。正是这个特定的条件,基本决定了各人的人生发展轨迹。
然而,所有生物、尤其是人,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自己的“命”的,多多少少都会努力和抗争。正是这种努力和抗争,促进了生物的进化、人的进化、社会的发展。常听人说,我是如何如何努力了,为什么会是如此不好的结局啊?“是命运不公啊!”本人认为,首先,要看看个人的期望值是否与客观环境有差距。如果是客观环境的制约,那么,就应该调整个人的期望值、目标值。其次,要看看努力的程度够不够,方法对不对。方法很重要。方法是科学,也是艺术。人的素质决定着人掌握方法的能力。如果自己的方法有问题,那就想办法在方法上提高。
一个人有好的心态不是靠装出来的,掩饰只能加重心理的负担,更加导致心理失衡。好的心态是智慧的产物,是对这个世界“看透了”的产物。不管是唯物辩证法,还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什么儒家、道家学说,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能促进人类文明,能使自己感觉已经适应了这个世界,那就自己选择自己通向智慧的道路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