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追记雄鹰734机组

核心提示:6月10日10时55分,直升机残骸在深山峡谷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2004年,邱光华(左)在成都某机场向年轻飞行员传授飞行技巧。
5月31日13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6月10日10时55分,直升机残骸在深山峡谷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2004年,邱光华(右二)在成都某机场与同事一起总结飞行经验。 新华社发(黄鹏 摄)




这是王怀远(右二)在四川西昌与同事探讨高原飞行技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黄鹏 摄)
折放在书桌一侧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了十多个电话号码。从名字上判断,前面两个号码,显然是主人兄弟的。
离开前,主人似乎与其中某个号码联系过——或许,那就是他留给亲人最后的声音。
挂在书桌对面的军装上,赫然写着主人的名字:邱光华。
5月31日13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
6月10日10时55分,直升机残骸在深山峡谷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长邱光华。
邱光华,1957年4月出生,四川茂县人,羌族,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直升机机长,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特级飞行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新华社发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李月。
李月,1980年出生,是陆航团年轻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王怀远。
王怀远,1961年出生,有3010小时的飞行经历,是陆航团资深空勤机械师。他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新华社发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陈林。
陈林,1980年出生,28岁,陆航团机务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助理空勤机械师。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新华社发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张鹏。
张鹏,1984年出生,“80后”士兵,二级士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主动请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每天在机场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参与装卸救灾物资170架次,合计60余吨。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