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从华为鼓励7000名员工辞职说开去

华为,国内IT行业的明星企业。6年前,总裁任正非的一篇《华为的冬天》,曾感动无数的企业精英。今天,华为因鼓励7000名员辞职事件再起波澜,一时间举国上下沸沸扬扬。



  华为为何鼓励那么多员工辞职?其根源是此事件发生在新劳动法正式实施之前,新劳动法第十四条规定,对员工在工作单位满十年的,企业须与其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华为鼓励辞职的都是工作满八年的老员工,这样看来,有些媒体报道华为规避新劳动法,逃避社会责任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对此华为称此举实为取消企业内部的工号文化,增强企业内部的活力。据说,由于根深蒂固的工号文化,那么排列在前的老员工,不仅收入丰厚,而且长期滋生了懒惰情绪,影响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还有报道称,目前99.9%的员工都已被返聘上岗,这些老员工不仅拿到了较高补偿,而且有一个短期的休假,简直让那么没有辞职的新员工羡慕不已。对于这个事件尽管舆论界不置可否,最终劳动部门或华为公司会有一个最终的解释。但笔者判断,华为公司花10亿元巨资补偿老员工让其辞职,绝非是对作出重要献的老员工的奖赏,实乃因惧怕有那么多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老员工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



  大家都知道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据了解,尽管华为的新员工收入不及老员工,但每年仍有那么多的学子才俊跻身华为。华为作为行业标杆,其薪酬水平在同行业也极具有竞争力。从长期看,解决老员工的问题,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而且能为新员工的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对新员工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所谓增强企业活动力目的就在此吧。



  所以作为企业,为了谋求未来更大的发展,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来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因此事件是在新劳动法颁布之后实施之前,引舆论争议也可以理解。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颁布新劳动法,华为是否也要解决老员工的问题,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过新劳动法的颁布只是让华为尽快促成解决此事罢了。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华为的管理是人性化的,公关也做得相当出色,面对10亿元补偿的诱惑,离职返聘,加之企业领导的以身作则,本次集体辞职事件在企业内部显得很顺利,并未影响企业的发展。



  但通过此事件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对等关系问题。目前中国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一直是不对等的,员工在企业一直处于弱势状态。看看现在的招聘信息,对求职者年龄、学历等要求就可见一斑。企业用的都是年轻人,年纪大了又面临着裁员的威胁,那么社会保障将从何谈起?新劳动法之所以提出无固定期限合同这个概念,就是考虑了社会用工以及将来有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从另一方面看,企业在处理劳动关系时,一直处于主动状态,个体无力对抗组织。华为事件也是如此,员工尽管看来是自愿的,企业在处理此事件是也是人性化的,但并没有最终改变员工的弱势地位。话又说来,华为如果有部分老员工不愿辞职返聘,不愿拿补偿,结果会怎样?



  二是企业家的逐利性与社会责任问题。



每一个企业在经营时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想保持长期发展,华为也不例外。华为的辞职事件不是发生企业运营困难期,而是发生在成长期,一年几百亿的销售额和可观的利润,让同行羡慕不已。如果华为因经营陷入困境而大规模裁员,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大的争议。拿世界500强企业来说,因经营问题进行几千人,上万人的裁员都是正常的事,谁都能理解。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是先办企业,再办社会,没有企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企业的税赋贡献和社会福利事业。中国很多企业家不缺钱,却没有像比尔盖次、巴菲特的这样企业家正确看待财富。通过华为事件,我们看到了这家企业的“远见”,但我们更期待着它对社会更大的贡献和应该担负的责任。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啊


[url=http://www.szyin.com/bbs/index.php?fromuid=403]紫菀 - 让我们记住一起走过的日子![/url]

企业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
差别无非就是
好的企业多少照顾点员工的情绪
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还是世界,我甘心做我的茧
返回列表